十月二日新聞界有三樁大事,第一樁是中國時報發刊五十周年,第二樁是聯合報副刊當天刊出一篇好文章,名為「第九味」,很值得一讀。
這文章是聯副大專青年文學創作散文首獎,作者徐國能,是師大國文博士班學生。文章內容是講一位大師的廚藝理論,有「四主味、四賓味」,作菜要主賓分明,主菜用上賓味就不宜了。但是他講「一根舌頭九樣味」,作者始終不知「第九味」是那一味,或許就是過盡人生才能體會的雜味。
這位大師講「四主味」是「辣、甜、鹹、苦」,並以「辣」為王者之味、「甜」為后妃之味,由他理論推估,大抵「鹹」為眾生之味、「苦」為節士之味。他的「四賓味」是「酸、澀、腥、衝」,介紹較少。其中「腥」味是不是辛味,不得而知。我查辭海有「五辛」一條,蔥蒜皆屬之。
關於味道,平日我體會不多,被這篇文章勾起興趣,便胡亂查些資料,和朋友們閒扯。
「味道」這兩字本來就很有意思。辭海引昭明文選:「齒危髮禿之老,含經味道之生。」味作動詞,看來「味道」是從品味人生道理來解。至於「滋味」的「滋」字,是多的意思,多種味道或一種味道之加深和重複,都是滋味。
不過,俗語講的「不是滋味」,那又是什麼味道,我就不知道了,是不是有點像佛家楞嚴經講的「味如嚼蠟」,可以再研究。我總以為,「不是滋味」也是一種味道,或許就是「嚼蠟」的味道。也許也就是所謂的「第九味」。
一種味道簡稱為「一味」,辭海有三解,一是「食無兼味」,引杜詩:「勒廚惟一味。」又引法華經:「如來說法,一相一味。」講的應是道理純粹,沒有雜味。最通俗的解法應該就是專注於某一方面,例如「一味尋死」。
我沒能查到關於「四主味、四賓味」的資料,可能要到廚藝的專業裡浸淫才能領會。不過我們常講「五味雜陳」,辭海引禮記之注,五味為「辛、酸、鹹、苦、甘」,在中藥有關「四氣五味」一條中也稱,四氣為「寒、熱、溫、涼」,五味為「辛、酸、甘、苦、鹹」。這五味盡同,只在排列次序上有差別。
而辭海也引周禮「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」,其中的五味居然包括酒,酒居然也可養病,真是驚人的發現。我們講到「五味雜陳」的時候,多半是指「不是滋味」,偏偏禮記可以講「五味異和」,終究是儒家不可能的任務,看來還是佛家的「一相一味」,或是杜甫的「惟一味」較有意思。
有關「四主味」以辣為首,視其為王者之味,有法家的影子,我以為儒家是不會贊同的,例如禮記的「五味」就沒有辣味。儒家的人生其實極苦,反而接近佛家,如果要挑個象徵的味道,我主張是苦味。
佛家有所謂的「四苦、八苦」。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為四苦,加上「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求不得苦、五盛陰苦」,則為八苦。五陰是「五蘊」,是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,心經有「照見五蘊皆空,如色不異空、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」,如果五蘊不空自然是苦。而「求不得苦」更有意思,應是「有求即苦」,和得不得無關。
至於儒家旗下的文人也多苦,前陣子聊到辛棄疾的詞,他講「閒愁最苦」,後人梁啟超讀到這四字,就很多感觸。然而,中藥講「五味」時,認為「辛能散、酸能收、甘能緩、苦能堅、鹹能軟」,這「苦能堅」三字,應該才是儒家境地。
前面提到十月二日新聞界三樁大事的兩樁,第三樁就是我的生日。依我這四十五年的經歷,生活真是「味如嚼蠟」,八味當中無一味似之,不是滋味而又是一味,是不是第九味,我也不知道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